沧源佤族自治县
临沧文旅官方推荐旅游路线
沧源的高山和莽莽苍苍的森林孕育了人们对美食的独到理解,“世界佤乡”名号下一定有着最正宗和地道的佤宴味道,在佤族美食文化中,水酒、鸡肉烂饭、苦叶子汤是最有佤族特点的美食,水酒是佤族人自己酿制的低度酒,入口清冽甘醇,重要的节庆和活动时是款待上宾不可或缺的饮品。
帕良三组的寨门非常具有辨识度,就算隔了一段距离也能很快辨认出来。
勐董镇永和口岸,国家二类开放口岸,隔桥相望便是缅甸的掸邦,以167号界碑一分为二,“一桥两国”“一寨两国”“一 碑两国”“一桥两门”“一山两国”成为独具特色的景点,极富特色的东南亚风格建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在这里,世代生活着跨境而居的佤族人民,通婚互市、一起赶集,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。
两侧的青石浮雕柱和镂空的浮雕文化墙展现了佤族传统文化,还没进葫芦小镇 就感受到浓郁的气息,历史、文化、习俗都被精细地雕刻出来,一幅民族的历史画卷在眼前铺开,再现了《司岗里传说》和《拉木鼓》中的佤族传统文化。
大片竹林掩映着村寨,山里的泉水顺着人工搭建的竹筒汩汩流淌,供人休憩的凉亭散落在路边,清泉、翠竹是山谷赋予的幽静和怡然自得,坐在凉亭里品一盏今年新茶,口齿间溢出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。
山脚的村落,与群山和悬崖为伴,抬头是碧空万里的苍穹被勐来大峡谷割开,稻田的庄稼正随风摆动,甘蔗林、芦苇一片一片高低起伏,五彩的颜色像是给山谷披上盛装,峡谷两侧,山体浑厚峻拔。
天坑旁的班考十一组,因为这神奇的景观,也给村子带来一抹神秘的色彩,如果说天坑是“天外来客的脚印”,那么十一组便是离“天外来客”最近的人类居所。
怕拍茶,这个身居大山深处的村子最闪亮的名片,能种植出清亮的茶汤的村子,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。
佤族、傣族和汉族聚居在此,形成了勐来村大寨自然村包容、多 元的文化氛围,多年以来,这几个民族在此相互通婚、共同生活,傣语与佤语互通、民族歌舞乐相互融 通,因此寨门的两根石柱分别是代 表佤族的图腾柱和代表傣族的象脚鼓。
共2页
当前第1页
跳转到第GO